锦州锡伯族风俗


锦州锡伯族风俗


    锦州市的锡伯族是在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(公元1697-1699)间从墨尔根、齐齐哈尔、伯都讷一带南迁盛京时,其中108名锡伯兵到义县驻防。现居义县、北的锡伯族群众就是他们的后人。其它各县区的锡伯族人口,均是解放前后由各地迁来的,不少是因分配工作或结婚而来的。

  锡伯族曾有自己的语言、文字。但锦州市的锡铂族,由于多年同汉族杂居,其本民族的语言、文字早已失传;只是在一些老年人当中还保存一些风俗习惯。 锡伯族信奉“喜利妈妈“(保佑家宅安祥的神)和“海尔堪“(保护牲畜的神)。阴历4月18日,是清政府抽调盛京所属17个城镇的锡伯官兵及家属3,000多人迁往新疆伊犁屯垦戍边的日子。后业,锡伯族群众把这一天作为"西迁节",缅怀先辈的功绩和爱国主义精神。
  在义县,成立了高台子满族锡伯族乡。

  建筑风格:
  以村屯聚居,每一村屯有一、二百户人家,村屯四周筑有围墙,住房为“人”字形屋顶,坐北朝南,自成院落。

  饮食习俗:
  以米、面等粮食为主食,新疆一带食用奶茶、酥油、奶油、奶疙瘩等乳制品。嗜好烟酒,“鱼汤高梁米饭”、“血拌猪肉”、“全蒸猪仔”、“火锅菜”、“南瓜蒸饺”和用羊杂碎特制的“全羊席”是较出名的美味佳肴。忌食狗肉,忌穿狗、狐狸皮制品,吃饭时切忌将筷插在饭碗上。

  宗教信仰:
  信仰多神,主要供奉保佑家安祥的“喜利妈妈”和保护牲畜的“海尔堪”。此外还信仰萨满族和喇嘛教。

  婚恋习俗:
  实行一夫一妻制,严禁同姓同婚,旧时婚姻多由父母包办,媒人撮合。父系制为主,妇女地位低下,不能继承财产,父系在世时,儿子不得分家。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,十分注重礼节。

    锦州市的锡伯族是在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(公元1697-1699)间从墨尔根、齐齐哈尔、伯都讷一带南迁盛京时,其中108名锡伯兵到义县驻防。现居义县、北的锡伯族群众就是他们的后人。其它各县区的锡伯族人口,均是解放前后由各地迁来的,不少是因分配工作或结婚而来的。

  锡伯族曾有自己的语言、文字。但锦州市的锡铂族,由于多年同汉族杂居,其本民族的语言、文字早已失传;只是在一些老年人当中还保存一些风俗习惯。 锡伯族信奉“喜利妈妈“(保佑家宅安祥的神)和“海尔堪“(保护牲畜的神)。阴历4月18日,是清政府抽调盛京所属17个城镇的锡伯官兵及家属3,000多人迁往新疆伊犁屯垦戍边的日子。后业,锡伯族群众把这一天作为"西迁节",缅怀先辈的功绩和爱国主义精神。
  在义县,成立了高台子满族锡伯族乡。

  建筑风格:
  以村屯聚居,每一村屯有一、二百户人家,村屯四周筑有围墙,住房为“人”字形屋顶,坐北朝南,自成院落。

  饮食习俗:
  以米、面等粮食为主食,新疆一带食用奶茶、酥油、奶油、奶疙瘩等乳制品。嗜好烟酒,“鱼汤高梁米饭”、“血拌猪肉”、“全蒸猪仔”、“火锅菜”、“南瓜蒸饺”和用羊杂碎特制的“全羊席”是较出名的美味佳肴。忌食狗肉,忌穿狗、狐狸皮制品,吃饭时切忌将筷插在饭碗上。

  宗教信仰:
  信仰多神,主要供奉保佑家安祥的“喜利妈妈”和保护牲畜的“海尔堪”。此外还信仰萨满族和喇嘛教。

  婚恋习俗:
  实行一夫一妻制,严禁同姓同婚,旧时婚姻多由父母包办,媒人撮合。父系制为主,妇女地位低下,不能继承财产,父系在世时,儿子不得分家。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,十分注重礼节。